金亚秋院士做客科创教育经典导读,与青少年共探科技强国未来

发布时间:2024-10-18 

《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三季)第一期节目于10月18日上线,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金亚秋。作为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领域的专家,金亚秋认为,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不仅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金亚秋院士19岁进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78年被选拔为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深造。决心为国效力,1988年,金亚秋毕业后举家回国,自此加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着手创建电磁信息科学实验室。近四十年治学研究中,他始终将家国重任放在肩上,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提出了自然地表全极化电磁散射系列理论,发展了“自然介质矢量辐射传输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深化了电磁波行为的理解,还极大支持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探索与人类进步开辟了新路径。

 

2024年5月31日,由金亚秋院士团队研制的“复旦信息星”搭载谷神星一号Y1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卫星、“嫦娥”探月工程、目标识别等一系列中国走向科技强国标志性成果的背后,都有着金亚秋团队的贡献。

“我们这一代留学生是在祖国与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出国学习的,所以我们更自觉地把家国重任放在自己肩上。”回顾过往,金亚秋感慨道,当今中国的空间遥感科技在世界上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出现了许多中国青年科学家的身影。不断接力前行的年轻人、扎实的基础研究,都是我们未来可以达到领先世界水平的保证。

 

作为科创导读人,金亚秋院士推荐了《法拉第传》一书,这是一本关于科学革命和创新思维的经典读物。在他看来,阅读《法拉第传》这一类的人物传记,不仅能够了解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科研成就,更能从前人的失败和不足中进一步理解科创精神。

 

节目最后,金亚秋寄语所有有志于科创的年轻人,“人生是场马拉松,人才的成长也是很长的过程,我们鼓励大家持久执着,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总结,这个就是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