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光科学与工程系陆明教授课题组博士生王亮兴等人利用黑硅材料制备出了高效的太阳电池。9月19日,相关学术论文“A porous Si emitter crystalline-Si solar cell with 18.97% efficiency”在《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上发表,同时该文入选《纳米技术选集》(翻译请确认)(Nanotechnology Select Collection)。陆明教授代表课题组接受了《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的专访,采访内容以“Simple silicon etch has multiple photovoltaic benefits”为题在线发表于该期刊官方网站。我校光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周智全和郝洪辰分别为文章的第二和第三作者。
目前,晶体硅电池在太阳电池中占比约90%,在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且未来几十年仍将保持这种趋势。电池效率的提升,依赖于电池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和对太阳光的充分利用。常规多晶硅电池主要通过采用酸制绒形成蠕虫状的坑洞来降低反射率;而单晶硅电池则采用碱制绒,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传统的绒面和减反射膜的制备工艺成本高,尤其是在短波长和长波的近红外区域的减反射效果比较差。如何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提高其电池效率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
Copyrights 2017 ©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